(资料图)

还记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吗?设计者通过玉器的意象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人对“天地合·人心同”理念的崇尚与追求但你们知道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哪里?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之一就是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双连璧

凌家滩遗址一个史前玉器的高峰一束华夏文明之光距今约5800年到5300年前这里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3000多件其中玉器1000多件数量之多技艺之高制作之精相比同时期其它遗址尤为突出堪称史前文明的安徽“智造”2021年凌家滩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凌家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自1987年首次发掘以来一代代考古人接续奋斗对凌家滩遗址进行了10多次的发掘总发掘面积7000余平方米2021年至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祭祀区西侧区域进行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共出土文物400余件其中绝大部分出自祭祀坑主要是石器玉器和少量陶器器形以钺占绝对多数其中一件长38.3厘米上宽24.3厘米下宽28.5厘米为凌家滩遗址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的石钺据了解凌家滩墓地迄今已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68座这些大墓均位于祭坛南侧一线可以看出当时的埋葬具有明显的规划和规制还发现一处石头遗迹由大小不等的石子铺垫组成明确了整个岗地中部区域都是有着统一规划的墓葬祭祀场所凌家滩祭祀遗存的发现为研究复原当时祭祀场景提供鲜活的资料完善了对墓葬祭祀区布局的认识

龙首形玉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一端阴刻成猪龙首形略上翘另一端为尖锥形为中国史前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件它的出土对研究中国史前用玉制度及这一时期礼制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玉龙呈首尾相衔的环状两面刻相同纹饰龙首吻部突出头顶伸出两角龙身脊背两面刻对称的斜线近尾部对钻一圆孔凌家滩的玉鹰胸腹刻有大小两圆两圆之间刻有八角星纹鹰首侧视双翼作猪首形展开鹰两面雕刻纹饰完全相同反映了凌家滩先民的原始宇宙观和对宗教崇拜的虔诚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曾说:“凌家滩的玉器昭示出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一体性是中华文明不可多得的宝贵实证。”

在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中有着一枚保存完好的石钻通长6.3厘米上下两端各有一个螺旋纹状的钻头可以用皮带或绳索固定后旋转以带动钻头钻孔制作玉器和其他器物研究人员认为石钻融合了机械力学几何学等基本原理它的发现展现了中国古人对于工具制造和使用的智慧

这件2007年出土于凌家滩遗址的玉(石)猪重达88公斤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最大和最重的玉(石)猪凌家滩文化所反映的不仅是它发达的玉器文化它的重要性更应该是对中国文明产生的促进方面凌家滩文化和相近时代的其他文化已为中国文明起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凌家滩文化由于其年代较早和内涵丰富成为促进中国文明诞生的先行者之一凌家滩遗址考古发现揭示了古老文化的生动面貌在中华文明探源中写下重要篇章策划:钱彤周红军监制:万方统筹:汤阳刘美子宋卫义执行策划:袁晗文案:别培辉李东标设计:刘旭峰艾倩鸣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凌家滩遗址管理处新华社安徽分社新华网新闻中心新华网安徽分公司联合出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