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学校又入职了一批新班主任,他们即将走上教育岗位,开启自己的教育生涯。新班主任如何对待教育生涯中的第一批学生?

我曾经在《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一书中看到过美国老师与学生见面时准备的12份礼物,每份礼物都预示一种具体的行为指导:如牙签,提醒孩子挑出别人的长处;橡皮擦,提醒孩子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关系;棉花球,提醒孩子这间教室充满和善的言语与温暖的感情;铜板,提醒孩子每个人都是有价值且特殊的……这份见面清单带有人生哲学的味道,对小学生来讲有些深奥。而在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新班主任与学生见面时把“爱”化进每一个教育行为里。那么,我们的新班主任应该如何与学生见好第一面呢?

把爱装进等待的每一个日子里。30多年前那个暑假,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城乡接合部小学任班主任。内心的惶恐与激动交织,那时还是中学教师的父亲跟我一样兴奋。临近开学的日子,学校还没有通知返校,父亲就带我来到要与学生一起生活的第一间教室——一年级(1)班。那间教室很简陋,40套用旧的木黄色桌椅,教室靠后的水泥地面高低不平。站在第一间空空的教室里,想象着教育生涯中第一个班的孩子们,我激动地笑了。父亲告诉我,靠窗的墙面要贴点什么,后面的墙面也要贴点什么,讲台右边靠门的地方应该有课程表和班级管理规则。然后,父亲带着我离开了。我没有给学生准备什么物质礼物,但我想好了,一定要把他们每个人都装进心里。我在心中无数次默默对学生说:“孩子们,你们好!”这件礼物最珍贵,它藏在新班主任的心里。

把爱装进润泽而有魅力的教室里。学生来到教室那一刻,他们就能感受到你创造的这间教室里的气息和温度。漂亮的黑板简笔画,简单温暖的欢迎语,孩子们都会很喜欢。或许黑板、墙面内容都按照学校的要求作了统一布置,但你的教室有没有不同?你的班级文化特色是什么?它是否能散发出你独特的个人魅力?我曾经看过一间教室,教室名为“翰墨书屋”,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形图案成为班级标识,班主任把它贴到教室天花板的几根横梁上。走进教室,传统文化的氛围一下子扑面而来。

把爱装进孩子的那套新书里。用班级文化纸袋装上捆着红丝带的一套新书,成为学生提在手中的“新学期礼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们在新学期学生返校前一天,总会将新书码得整整齐齐放在桌上,书上还扎着一根红丝带,再打上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并用班级特制的文化纸袋装好。学生领新书就像领取一份“大礼包”,满满的仪式感给孩子带来许多欣喜。

把爱装进你的第一个拥抱里。当学生满心欢喜来到教室与你第一次见面,你要在教室门口一个一个迎接他们。当他们向你走来,你要用温柔的目光看着他们,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与他们互动,问清他们的名字,还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写给你看,然后再重复念一遍,确认没有错后再看着他们的小眼睛和他们聊上几句。问问他们的家住在哪里,是坐车来上学还是走路来上学,以表示对他们的接纳和重视。

把爱装进可爱的信封里。给未曾谋面的学生写一封信。可以用色彩明亮的卡纸、贴画等孩子喜欢的方式,用文字表达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喜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年轻人,请牢牢记住这句教育名言。爱,在每一个具体的行为中;爱,在每一句温暖的话语里;爱,在每一个教育细节里。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沙磁小学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