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毒蛇排行榜前二十名?
①
1、 前二十名的毒蛇包括:金环蝮、五步蛇、竹叶青、银环蛇、眼镜蛇、白条锦蛇、赤练蛇、褐马锡蛇、黑头蝮、乌头蝮、黑眉竹叶青、银环蝮、白腹锦蛇、褐环蛇、大头蛇、绿竹叶青、金钱蛇、黑斑蝮、绿蝮、黑曜蝮。
【资料图】
2、 这些蛇被列为前二十名的原因是它们的毒性较强,咬伤后容易引起严重的身体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3、 了解这些毒蛇的排名和特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防范毒蛇,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也提醒人们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毒蛇。
②
只知道中国毒蛇排前十的,如:有银环蛇、印度环蛇、舟山眼镜蛇、孟加拉眼镜蛇、圆斑蝰、眼镜王蛇、短尾蝮、阿拉善蝮蛇、金环蛇、赤尾竹叶青。其他的不清楚
③
10、短尾蝮
短尾蝮又叫“草上飞”和“地扁蛇”,是一种超强剧毒的蛇种。
这种蛇的身体比较短,全长仅有45.5厘米。
头部呈现三角形,与脖子的区分很明显,吻棱也明显,尾巴短,具管牙,有颊窝。
它们的头背呈现深棕色,体腹面呈灰白色,尾尖呈棕黑色。
短尾蝮大部分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丘陵,喜欢藏身在坟堆草丛及其附近。
在夏天,它们在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最为活跃。
9、金环蛇
毫无疑问,这种蛇的身体上有一圈圈金黄色的环纹,故而得名。
除了这些环之外,其余部分为黑色,与金黄环纹交相辉映。
可以说,这是一种十分漂亮的蛇类。
金环蛇的体长一般在120-180厘米。
头背黑褐色,枕部有浅色倒" V"形斑。
背脊隆起呈脊,故躯干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圆钝。
头椭呈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
这种蛇主要栖息在我国南方地区,但是是国家濒危保护物种。
所以,即使它们身兼剧毒,请不要去打死它们,要不你会吃国家饭的。
8、圆斑蝰
圆斑蝰还有很多外号,比如“金钱豹”、“百步金钱豹”和“古钱窗”等等,但无论是哪种名称,我们都可以从中猜得出它们身体的样子,即身体有像古钱一样的斑纹。
这种蛇全长1米左右,身体粗壮;头较大,呈三角形;鼻孔大,无颊窝;头背为小鳞,起棱。
圆斑蝰主要生活在我国华南和台湾地区,所以北方的朋友还是可以放心的。
在野外,如果你遇到圆斑蝰还是比较幸运的,虽然它们的毒液很毒,但它们行动较为缓慢,完全够你溜之大吉。
7、五步蛇
五步蛇的官方名称叫“尖吻蝮”,除此之外,在有的地方又称之为“七步蛇”或“百步蛇”。
根据这些外号,我们可以推测出它们是如此的毒辣,被咬之后无论是走五步还是七步,亦或是百步,立即毒发毙命。
当然,虽然五步蛇的毒性很强,但它们并不算最顶尖的毒蛇。
之所以它们被授予这么骇人听闻的称号,就是因为它们在我国太常见了,特别是南方地区,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五步蛇全长120-150厘米,头很大,呈现三角形,生活时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色,二色截然分明,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
而在身体上,覆盖着灰白色大方块。
6、竹叶青
竹叶青又叫“青竹蛇”、“青竹彪”或“赤尾青”,是蝰蛇科的一种。
从其名字就可以看得出,它们全身呈现想青竹叶一样的颜色,而雄蛇体侧有一红白相间的纵线纹路,雌性体侧纵线纹路为白色或淡黄色。
这种蛇全长77厘米,头较大,呈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上颌骨具中空管牙,有颊窝,带有毒腺。
竹叶青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树木和山溪旁,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以傍晚及夜间最为活跃。
5、舟山眼镜蛇
舟山眼镜蛇又叫“中华眼镜蛇”、“白颈乌”、“蝙蝠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和台湾省,而台湾人则称之为“饭匙倩”、“饭匙铳”、“膨颈蛇”。
这种蛇是大型前沟牙毒蛇,受到惊扰时,常竖立前半身,颈部平扁扩大,作攻击姿态,同时颈背露出呈双圈的“眼镜”状斑纹。
舟山眼镜蛇体色一般为黑褐或暗褐,背面有或无白色细横纹。
成蛇体全长为1.5~2米。
4、莽山烙铁头
莽山烙铁头蛇是中国特有的巨型毒蛇种,江湖俗称“小青龙”, 现已改名为“莽山原矛头蝮”。
这种蛇身长200厘米,体重可达20公斤,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毒蛇。
外表黄绿色斑纹上杂以黑褐色网状鳞片,酷似落地的枯树叶。
有趣的是,尾巴末端呈乳白色,有白色鳞片。
莽山烙铁头蛇头略呈三角形,吻端窄而圆,吻棱显著,看起来就像一块烙铁,故得此名。
该蛇仅在湘粤边境的莽山地区有分布,喜欢在阴暗的地方潜伏休息,有时候也会藏在山洞之中。
3、扁尾海蛇
扁尾海蛇是眼镜蛇家族中的一员,一般栖息在近河口岩礁沿岸,在我国广西、福建和台湾有发现。这种蛇身长可达90厘米,与金环蛇和银环蛇一样,这种蛇全身呈现蓝色,有一圈圈的黑色环纹,所以为什么这种蛇不叫“蓝环蛇”呢?该种海蛇很少攻击人类,但其毒性远超过眼镜王蛇。所以,如果想去海边玩耍或捕鱼,请注意这种蛇。
2、眼镜王蛇
在我国,眼镜王蛇又叫“过山风”和“万山蛇”,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虽然中国的眼镜王蛇没有国外的大,但发现的最长纪录也有3.8米。
这种毒蛇性情十分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
可能每毫升的毒剂没有别人大,但是因为每咬一口排除的剂量很多,所以每一口造成的伤害远比别人大。
当它们受到威胁时,会主动攻击别人,把头抬离地面,压扁成一个头罩,并发出嘶嘶声。
在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地、空旷坡地及树林里。
1、 银环蛇
银环蛇又叫“过基峡”、“白节黑”和“白带蛇”,也是属于眼镜蛇家族中的一员,毒性为陆地第4强毒蛇,是亚洲最强。
银环蛇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它们喜欢在夜间行动,常发现于田边、路旁、坟地及菜园等处,所以这些地区的朋友请一定要注意。
这种蛇体长约1-1.8米,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
虽然它们一般不会主动咬人,但是如果受到严重挑衅,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
1、五步蛇学名尖吻腹。毒腺大、毒牙长、毒素溶血性好,人被咬后不及时处理,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死了。
2、眼镜王蛇俗称:过山峰。
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
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昼行夜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
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3、金环蛇俗称:金脚带。这是一种粗细适中的蛇,身体的横断面是极特殊的三角形。它的头很窄,并且和脖子浑然一体,它的鳞片也是光滑的。这种蛇从脖子到尾巴全身装饰着黑白(或乳白)相间的宽度大体相等的条纹。是危险的毒蛇。
1、 按照统计数据,具体如下:1) 史氏眼镜蛇2) 珍珠蛇3) 白唇竹叶青4) 中华竹叶青5) 五步蛇6) 箭蜥7) 大头蝮8) 小头蝮9) 壹睛蛇10) 蝰蛇11) 扁吻蝮12) 梭叶蝮13) 沙蝮14) 金环蛇15) 雷纹蛇16) 烙铁头蝮17) 红蝮蛇18) 玉斑蛇19) 赤斑蛇20) 美千斤2. 这些蛇种前二十名,主要是因为它们毒性强、分布广泛、危害较大。
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误伤。
3、 除了这些在榜单中排名前20的毒蛇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毒蛇种类,同样也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
二、世界毒蛇前五十名?
1、细鳞太攀蛇
杜氏剑尾海蛇是一种含有剧毒的剑尾海蛇属蛇类,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帝汶海、印度洋、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新喀里多尼亚等地区,且该种蛇类具有中性攻击性,即只要不主要攻击它,它就不会对人或者动物发起攻击,并释放毒素,另外细鳞太攀蛇的一次毒液可以杀死20万只老鼠。
2、巴布亚太攀蛇
巴布亚太攀蛇为眼镜蛇科蛇类,其身体长度为1.7-2.5米,毒牙长度为7-13毫米,为世界前十的剧毒蛇,不过该种蛇类仅分布在澳洲大陆,且性情较为温顺,只要不主动攻击它,它一般不会进行攻击释放出有害气体,另外巴布亚太攀蛇的身体颜色为黑色和橙色相间的。
3、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的攻击速度极快,最高可达19千米/小时,且体型硕大,长达2米左右,身体呈现灰褐色,头部为方形的,经常攀援到树上休息,且食谱以老鼠、蜥蜴等动物为主,另外属于前沟牙毒蛇,毒性为神经性毒液,所以被黑曼巴蛇咬伤后,身体会在瞬间瘫痪,并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而后极为痛苦的死去。
4、棕伊澳蛇
如果棕伊澳蛇遭受到威胁,它会先把颈部皮褶撑平,而后抬高身体,并且发动攻击,位于世界毒性最强的十大毒蛇之一,主要以蛙、蟾蜍、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分布在澳洲丢弃,注意该种蛇类的体长为1.5-2.7米之间,头部宽大且鳞片光滑,颜色为褐色或者红色,无论白天或者晚上都会外出活动。
1、海蛇类(世界第一毒蛇)
2、内陆太攀蛇(又称细鳞太攀蛇,陆地第一毒蛇)
3、棕伊澳蛇
4、东方虎蛇
5、黑曼巴蛇
6、海岸太攀蛇
7、黑虎蛇
8、死亡蝮蛇
9、西部拟眼镜蛇
10、非洲角蝰蛇
三、世界十大毒蛇排行榜?
世界十大毒蛇
10、蝰蛇
9、菲律宾眼镜蛇
8、虎蛇
7、响尾蛇
6、褐蛇
5、海蛇
4、蟒蛇
3、眼镜王蛇
2、内陆太攀蛇
1、黑曼巴蛇
10、世界十大毒蛇之一:蝰蛇
这条蛇在澳大利亚的许多地方都能找到,这条蛇的头部很宽,呈三角形,它有一个宽大的身体,上面有红色和黑色,蛇的长度从2.3英尺到3.3英尺,它有澳大利亚所有其他蛇类中最长的獠牙,蝰蛇是澳大利亚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居民,这些蛇含有高度毒性的神经毒素。
一些蛇也被发现在人类居住地附近,这对人类是危险的,因为单滴毒液足以使人失去知觉,甚至杀死他,有一些最危险的蛇,可以在几分钟内杀死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生物,我们列出了世界十大致命毒蛇。
四、常见的毒蛇有哪些?
1、竹叶青蛇:头三角形,颈细,剧毒。以蛙、晰蝎、小鸟、鼠类动物为食。攻击性强,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或者红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尾巴焦红色,常见于竹树林中。
2、烙铁头蛇:因为头部酷似三角型的烙铁而得名,有台湾烙铁头;湖南莽山烙铁头。剧毒。
3、眼镜蛇:头椭圆,颈背面有眼镜似圆状斑纹,体黑褐色,间黄白横斑,剧毒
4、长吻海蛇:体长一般50-70厘米,最长1米。头狭长,吻长,躯干尾部侧扁。背深棕色和黑色,腹黄色,尾部有黄斑,剧毒。
5、青环蛇:青环蛇身上有细白色环与黑色相间,体长为1米,最长2米。剧毒。主分布于印度半岛、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
6、五步蛇:体长多为120-150厘米,头大呈三角状,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色,全身见三角方块,剧毒。
7、蝮蛇:蝮蛇通常为60~70厘米,头略显三角形,颈细,全身黑色小圆斑尾尖黑色,剧毒。
8、蝰蛇:全长1米,头呈大三角形,背为棕灰色,腹部为灰白色,全身有斑纹,布满鳞甲,剧毒。
9、眼镜王蛇:眼镜王蛇为大型蛇类,最长可达5.58米。体背黑褐色,颈背无眼镜形纹斑,躯干有黑条纹,腹部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剧毒。
五、四大毒蛇?
No1、内陆太攀蛇
简介:内陆太攀蛇,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分布于澳洲中部的维多利亚沙漠及附近,细鳞太攀蛇生性害羞,当防御时,身体会离开地面最危险要远离。
NO2、东部拟眼镜蛇
简介:东部拟眼镜蛇的分布极为广泛,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栖地中都可发现,出没时间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晚上。
一旦受到威胁,就会积极反击,首先会将身体前端抬高并弯绕成S型、撑平颈部、张开嘴巴,然后迅速猛烈攻击。
以其他爬虫类、两栖类、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本种蛇,在世界最毒蛇毒排名,位居第二,被激怒后,极具攻击性,而且会进行多次攻击,也是在澳大利亚大陆,杀人最多的一种蛇。
它毒液中的凝血剂,会引起血液凝结,被咬中的生物,会因肾衰竭而死。
No3、巴布亚太攀蛇
简介:巴布亚太攀蛇,海岸太攀蛇的巴布亚亚种,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岛长度170-250cm,毒牙长度7.0-13.0mm
巴布亚太攀蛇很害羞,但其危险性丝毫不亚于另外两种太攀,在受到威胁时,它也会将前半身高高抬起,给对手致命的打击。
性格比较温和,不会主动进攻人类
No4、海岸太攀蛇
简介:来自大堡礁附近的海岸太攀蛇事实上与昆士兰的太攀蛇相当相似。而来自东部巴布新几内亚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太攀蛇(O. scutellatus canni),具有明显的灰黑体色,沿着背部中央有橘色的颜色。
来自澳洲西北的海岸太攀蛇通常比东部的亲戚还身体更带有一点红色,但不管颜色如何,海岸太攀蛇到了冬天体色都会变暗。(巴布亚太攀蛇是海岸太攀蛇的巴布亚亚种
六、最贵十大毒蛇排行榜?
10、金环蛇
金环蛇也叫黄节蛇、金甲带,行动比较缓慢,性情比较温和,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平时以一些小脊椎动物为食。
9、圆斑蝰
圆斑蝰也叫百步金钱豹,体型比较粗壮,头部比较大呈三角形。
8、白唇竹叶青
白唇竹叶青也叫竹叶青,脖子细长,头部呈三角形,鳞片以绿色为主,攻击性很强。
7、短尾蝮
短尾蝮也叫草上飞、地扁蛇,身体比较粗短,头部呈三角形状,背部鳞片为棕色,腹部鳞片为灰白色。
6、原矛头蝮
原矛头蝮也叫老鼠蛇、龟壳花,身体细长,头部呈长三角形,鳞片以棕褐色为主。
舟山眼镜蛇也叫扁颈蛇,扁头蛇,体型中等偏大,身长最长可达2米,背上有眼镜斑纹,它的食性比较杂。
4、青环海蛇
青环海蛇在我国比较常见,主要栖息在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区的海域,身体细长,身长最长可达2米,全身被黑环覆盖,擅长游泳。
3、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也叫山万蛇,过山风,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世界上最长的毒蛇,身长最长可达5米。
2、尖吻蝮
尖吻蝮也叫七步蛇、五步蛇,主要生活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头部呈三角形,鳞片颜色以棕黑色、土黄色为主。
1、银环蛇
银环蛇也叫白节蛇,是中国陆地毒性最强的毒蛇,危险性很高,咬人时从不发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