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批基金公司上半年盈利情况曝光,华夏、诺安、东兴等公司逆势增长,兴银、长盛等下滑明显。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其控股参股基金公司上半年盈利情况也随之出炉。

受A股市场表现不佳影响,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乏力,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成绩单也喜忧参半,华夏、诺安、东兴等基金公司抓住ETF、AI、固收等结构性机遇,上半年实现逆势突围。也有部分基金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小型基金公司中,南华基金自2016年11月成立以来,今年上半年终于实现扭亏为盈。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下半年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落地,势必会对基金公司营收造成直接影响;另一方面,ETF等细分领域业务机会不断涌现,也考验基金公司对业务的前瞻性判断及执行能力。

华夏、诺安、东兴等基金公司逆势增长

今年以来,受A股市场整体表现乏力影响,基金行业增长势头也随之放缓,在行业整体发展步伐变慢的情况下,部分大型基金公司把握住ETF等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实现逆势突围。更有一些中小基金公司旗下明星基金经理逆势“吸金”,带动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实现正增长。

近日,中信证券(600030)披露旗下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华夏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突破1.8万亿大关,创出公司成立以来历史新高。从各业务板块表现上看,股票ETF可以说是上半年华夏基金规模增长的最大引擎,带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1亿元,净利润10.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1.61%。华夏基金也是目前已披露营收数据的基金公司中,唯一一家净利润突破10亿元的公司。


推荐内容